English

2012 New History
115 臺北市南港郵政1-44號信箱
02-2782-9555 # 226

「單子」的歷史──

論阿多諾音樂史觀與歷史時間性

楊建章

 

 

阿多諾之所以對藝術作品採取極端主觀的價值判斷,來自他特殊的歷史觀。藉由達爾豪斯的一系列質問,本文將從阿多諾對藝術與社會的辨證關係與藝術的質料性(Material)的討論,引入他對於藝術品的「單子」特質所延伸出的非斷裂、亦非延續的歷史時間觀。本文除了引述阿多諾有關音樂的著作外,理論的討論也會延伸至他後期的主要著作《否定辯證法》對於質料性的洞見、《美學理論》中對於藝術品歷史性的要求、以及他在《歷史與自由》講稿中對於歷史斷裂性的思考。本文指出,過去對阿多諾音樂歷史觀的理解陷於進步歷史觀的遺緒。事實上,阿多諾的音樂歷史評論之所以看來不像一般歷史,關鍵在於他對於歷史的想法與他對於整體∕部份、一般∕特殊、個人∕社會的解釋互相呼應,其立論本在挑戰一般的線性歷史觀。尤其是,阿多諾幾乎重新定義了歷史的時間與空間概念,他認為人的歷史時間感,其實是在延續與斷裂兩種理解方式裡一起進行。他的歷史觀受到班雅明的影響,是一種單子式(monadisch)的歷史觀:藝術品的歷史意義在於,人的主體透過藝術品,以破碎與斷裂的方式來展現整體歷史的矛盾與張力。對阿多諾來說,藝術展現的整體性並非被假定為具有統攝力的一般全體性,而是一種必定要以孤立斷片的方式來呈現才可觀照到的整體。

 

關鍵詞:阿多諾 斷片 歷史學 音樂質料性